地图索引
AI导览

您好,欢迎访问名城古镇官方网站!

川西这个低调的百年古镇,毫不逊色江南
发布日期:2025-10-27 浏览量:9 字号:【小】【中】【大】
分享到:



图片



瑞草桥边水乱流,


青衣渡口山如画。




又到一年赏秋季,相信川西会是很多朋友的选择。大家对川西的印象大概是雪山、草甸和蓝天。不过,以下这个位于川西与天府平原交界的百年古镇,却因其常年的烟雨云雾,展现出四川水灵秀气的一面。

图片

她就是,洪雅的柳江古镇

距离成都160公里,自驾沿着成乐高速和遂资眉高速就可以抵达。而坐车族也可以从成都坐高铁到【青神站】,然后转汽车前往。

图片

柳江古镇始建于南宋,当时的名字叫明月镇。后在清朝时期,镇上住着两大家族,分别是柳家和姜家,他们一起出钱出力合力修建了一条石板长街,为了感谢他们,人们叫它柳姜场,在1780年,人们不知不觉就把它叫成了柳江场,“柳江”至此成了古镇的名字。

虽说国内古镇大多趋于雷同,但三面环水的柳江古镇,总以一种朴素又不失活泼灵气去打动你。

图片

走进古镇,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古镇的重力水坝。这也是柳江古镇的标志。

重力水坝位于古镇的柳河之上,全长约50米。50多块大石墩呈 “S”型排列,形成一道落差约2.6米的美丽水景。

图片
图片

我在很多古镇古村都见过水坝,但像柳江古镇这样的实用与颜值共存的水坝还是第一次见。蜿蜒绵延的水坝,把柳江古镇分成两半,一半是田园水趣,一半是人间烟火

图片

这样说,是因为过了水坝,就能见到一座座川西特色的吊脚楼临河依次而建,古朴的吊脚楼与根枝盘错的古树相依相靠。在烟雨之中,更是若隐若现,仿若世外桃源。河水又倒映着远山和吊脚楼,远远看去,就像一幅流动的诗意水墨画。

图片

在吊脚楼半边街的尽头,就是那条承载了百年人世变迁的石板长街。尽管石板依然被岁月的脚步磨光,但它依然低沉地连接着小镇与外界,娓娓地向游客诉说着柳江的故事。

图片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古镇还有一个隐世的百年古宅,令我感到相当惊艳——曾家园。

这座古宅是由柳江四大家族的曾氏后裔曾艺澄于1927年至1937年间,历经10年建成。说来也是传奇,这位曾先生虽是商人,但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修房造屋,对建筑设计完全属无师自通。可以说,他就是当时一个被经商赚钱耽误的斜杠设计师,而这个曾家园是他结合了川西与西洋风格的作品。

图片
内院为楼阁式砖木结构,走马转角楼相通,主体为中西合璧,仿欧式二楼一底楼房及纯木质穿斗结构厢房相连,戏台及厨房构成了独具风格的四合院,主要供主人使用。

整座宅子建筑风格独特,砖木结合、雕梁画栋、走马转角,既有川西建筑风格,又巧妙地融合西洋建筑元素,展示了清末民初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且这座宅院鸟瞰呈繁写的“寿”字,三院三戏台的巧妙布局,在全国建筑领域是十分罕见,可见其匠心独运。谁能想到,在当年交通不便的川西小镇中,会有此一座先锋前卫的建筑?!

或许,闭塞的,从来只是川西的地理位置,而不是川西人们的思想!

曾家园当年占地面积11621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5402平方米,可惜在“众所周知的那个十年”,部分配套建筑被毀,现存园林面积只有3270平方米。虽然有些建筑略显破旧,但抚摸着宅园里的一砖一木,我仿佛听见了曾小姐轻倚栏杆,轻罗小扇,浅笑嫣然。

图片


柳江古镇恰好处于瓦屋山、峨眉山、乐山大佛组成的川西南旅游金三角的交汇点上。当地人说,它就像一颗独特的明珠镶嵌在川西的旷野上。花溪河畔、清风朗月、夜雨芭蕉、花鸟虫鸣......都是柳江的心跳。

离开前,我掬了一掌柳江水,看着江水从指间流走,如同看见古镇细数的流年。多少年后的今天,风尘仆仆而来的我们,或许是归人,而不是过客。


四川省名城古镇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会 © 2024 版权所有. | 蜀ICP备2024082869号-1 技术支持:天健世纪科技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