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索引
AI导览

您好,欢迎访问天府古镇官方网站!

水韵墨律大美仁寿——程峰写生画集(作品赏析一)
发布日期:2024-10-10 浏览量:345 字号:【小】【中】【大】
分享到:

图片

图片

水韵墨律大美仁寿——程峰写生画集

仁寿县政协 编  程 峰    著

装帧设计:向运华

出版发行:四川美术出版社

成品尺寸:380mm×260mm

印  张:13

图  片:72幅

字  数:57千字

制  版:成都幻彩福宝设计有限公司

版  次:2019年6月第1版

印  次:2019年6月第1次印刷

书  号:ISBN 978-7-5410-8647-2

定  价:290.00元

图片

图片

 程 峰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致公画院副院长,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名誉副院长,四川省张大千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原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曾任四川省政协(特邀)委员、成都市锦江区政协委员等。

图片

水墨含情  大美仁寿

  “园林乐道艳阳仙,楼阁翳嘶应雨阡。芝岭春霞横秀带,兰溪秋水泛鲸川。玉屏屹立因晴日,野寺钟鸣为晓天。更有一番清趣味,夜深宝月浸飞泉。”此乃仁寿文化先贤萧尚礼妙笔下的“邑中八景”,这澎湃的诗情、凝练的笔触,把当年令人心旷神怡的仁寿至景呈现于世人眼前。八景即芝岭春霞、兰溪秋水、石城晓钟、雷峰夕照、艳阳洞天、翳嘶楼阁、玉屏阴晴、飞泉半月。不言而喻,家乡的山水风物早已积淀着仁寿人民的审美情趣,其快乐的体验荡漾着故土温暖的情怀。

  然则仁寿的大美并非几处风景能够一斑窥豹的。从审美历史学的维度看,美不是历史的点缀,而是历史的概括,也就是说,仁寿在近两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其山川地理、人文风貌早已由真和善升华为养人眼目的美了。事实上,仁寿这一方热土,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滋养着一方勤劳勇敢的人民。生活的富足、文化的繁荣、精神的提升,在厚重的历史中盛开出万紫千红的花朵,洋溢着春光里万物复苏的欣欣向荣。

  仁寿的历史独特而多彩,悠远而绵长,其文化的起点震撼人心、耐人寻味: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在这里凿井煮盐、弘道布道,开启了仁寿文明的先河,给这个千年古郡县烙印上了丰富的盐文化和道文化,以经济和精神两个层面的水乳交融,奠定了仁寿阔步向前的厚重基石。从此,仁寿人民意气风发,在壮阔的社会进程里,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

  在两千年的文明征途中,仁寿可谓群星璀璨,人才辈出。据《仁寿县志》记载,仅两宋时期就诞生了191位进士,其中一位状元,两位宰相,即何栗和虞允文。不仅如此,仁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还诞生了两位著名诗人:一位是花间派栋梁之柱的孙光宪,一位是江西诗派领军人物的韩驹。在五代十国和北宋末年,他们皆为诗坛上闪烁的明星。在近现代,仁寿更有诸多风云人物横空出世:两位著名画家石鲁和冯建吴;两位科学家黄汲清和梁津。这些政治、文化、军事上的人才,为仁寿的发展铸就了一个个催人奋进的里程碑,成了仁寿人民昂首向前的动力和源泉。

  仁寿的文化丰富多彩:盐文化、道文化、水文化、诗书文化、丞相文化,它们汇成一曲波澜壮阔的大合唱,构成一幅美不胜收的图画。历史的长河,自然的山水,也因它们的濡染而光彩照人,并富有厚重的底蕴和浓郁的诗情。

  仁寿的名胜古迹因文化的多元而经典荟萃,其自然风光因文化的砥砺而灵气十足。你看飞阔流丹、文气冲天的奎星阁,碧波万顷、游人如织的普宁湖,技艺精湛、雕刻精美的双牌坊,故事生动、气场宏大的能仁寺,更有水天一色、风景如画的黑龙滩,精巧玲珑、独具匠心的文星岩,被誉为“千古一人”的虞公塑像,堪称“第一胸佛”的牛角寨大佛,等等,这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文精神的交织,汇集出一幅幅奇光异彩的历史画卷,令人目不暇接。

  面对如此厚重的文化、大美的山水、英雄的人民,每个艺术家都会折服赞叹,或诗或画,或歌或咏,给予热情的赞美,给予舒心的描绘。通过这些艺术的再现,我们可以贴近这片土地的温暖,可以感触到仁寿人民不畏艰险的精神和强劲的脉动。

  然而,对仁寿自然和人文风景的艺术表现,过去多存在于诗词歌赋和摄影作品之中,以绘画的形式系统呈现的情况却不多见。即使仁寿诞生了石鲁和冯建吴两位知名的绘画大家,但对仁寿进行描绘的作品却几乎没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漏和遗憾。而仁寿的绘画界即使蓬勃兴盛,也缺少对家乡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梳理与描绘,这对地方文化的发掘与开拓,又是一种重大的缺失。

  让人欣慰的是,程峰先生以艺术家特有的天赋和敏感,对仁寿投以热情的目光,给予可贵的人文关怀。仁寿的名胜古迹,映下了他挥汗如雨的身影;仁寿的山山水水,烙下了他细细密密的脚印。每到一处,他都情不自禁支起画架,泼墨挥毫,留下淋漓酣畅、气蕴生动的墨宝。这些作品,足以成为仁寿历史的一部鲜活画卷、丹青长歌。基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层次的审美意趣,程峰先生在对仁寿山水及名胜古迹的创作中,并非简单或纯粹地客观摹写,而是注入了认真的思考与丰富的情感,把仁寿历史的内涵和文化因子作为其作品的魂魄加以生动诠释。从他笔下的《牛角寨大佛》《拈花大佛》《能仁寺浮雕》《虞允文塑像》《魁星阁》《西蜀第一海黑龙滩》等画中,你可以一目了然地读到仁寿自古至今的人文历史,同时,你可以感悟到飞翔在静物四周的文化精灵,呼吸到扑面而来的大美气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程峰先生对仁寿历史文化和山川风物的艺术创作,既汇集、展示了仁寿有史以来日渐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更彰显了仁寿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文化底气、生态底气。在祖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仁寿抢抓历史机遇,勇于担当作为,坚持融入成都、开放引领、品质发展、精细治理、稳中求进,突出做大工业、做强农业、做优旅游、做美城市、做实交通,加快建设全国经济百强县,全面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

  今日之仁寿,春意盎然、气象万千:以信利(仁寿)项目为龙头,千亿电子信息产业引领带动工业经济发展;以枇杷、花椒、柑橘、梨子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和厚重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农业农村经济绽放出五彩缤纷的花朵;以中心县城品质生活区和环天府新区经济带为核心,高楼街衢,校舍公园,夜景美食,山间田野,无不展现着仁寿新时代美好的生活与进取的精神;以“五高五铁、五纵五横”的道路交通为枢纽,海运铁运空运紧密相连,高速、国道、县乡道联网成片,宛若生机十足的游龙,宣示着仁寿人民创建美好生活的伟大梦想。

  大县高品质,大县大开放,大县大发展。仁寿,已当之无愧地跻身中国西部百强县、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等含金量十足的榜单。站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仁寿人民正以经济的腾飞、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提升,迈入更高品质的美好未来。

  北宋仁寿大诗人韩驹曾写下一句诗:“天光水色共蔚蓝”,这或许是诗人触景生情,蕴含着对故乡更具深远意义的拳拳祝愿,它与程峰先生画作中仁寿的锦绣山川,堪称相得益彰、互映成趣吧:都愿仁寿的明天前程似锦,风光无限!

二〇一八年十二月

(文字由编者提供

作品赏析(一)

图片

冯建吴

果岛花村美画图,家乡风貌展新模。

龙潭水画陵州地,盛世迎来万象苏。


图片

高峡出平湖 45cm×64cm 2016年  


图片

奎星阁 50cm×70cm 2016年


图片

能仁寺摩崖造像(局部)


图片

梨园春色 44cm×126cm 2018年


图片

牛角寨大佛 50cm×70cm 2016年


图片

叶家祠 45cm×96cm 2016年


图片

甘泉寺 50cm×70cm 2016年


图片

天主堂 45cm×64cm 2016年


图片

翳嘶山上的老洋房 45cm×64cm 2016年


图片

文星岩 45cm×64cm 2016年


图片

龙岩石刻 45cm×96cm 2016年


图片

香樟树下的老会馆 45cm×64cm 2016年


图片

青岗高河坎渡槽(彩墨) 60cm×125cm 2018年


图片

冯家大院 50cm×70cm 2016年


图片

永清桥头 45cm×64cm 2016年


图片

抗日爱国名将潘文华故居 45cm×96cm 2016年


图片

能仁寺摩崖造像 45cm×128cm 2016年


图片

红塔老宅院 45cm×96cm 2016年


图片

文宫老宅院 45cm×96cm 2016年


四川省名城古镇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会 © 2024 版权所有. | 蜀ICP备2024082869号-1 技术支持:天健世纪科技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