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索引
AI导览

您好,欢迎访问天府古镇官方网站!

水韵墨律洪雅县——程峰写生画集正式出版啦!
发布日期:2024-10-09 浏览量:237 字号:【小】【中】【大】
分享到:

图片

图片

水韵墨律洪雅县——程峰写生画集

程 峰    著

出品人   马晓峰

责任编辑  汪青青 刘珍宇

文字统筹  唐浩平 詹 跃

封面题字  程 峰

装帧设计  向运华

摄  影  李学凯    李学成

责任校对  吴连英

出版发行  四川美术出版社

成都市锦江区金石路239号

成品尺寸  380mm×260mm

印  张  20.75

图  片  122幅

字  数  100千字

制  版  成都幻彩福宝设计有限公司

印  刷  成都远恒彩色印务有限公司

版  次  2019年8月第1版

印  次  2019年8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410-8744-8

定  价  290.00元

图片

图片

程 峰/Cheng Feng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致公画院副院长,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名誉副院长,四川省张大千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原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前 言


  《水韵墨律洪雅县——程峰写生画集》即将出版,作者出于对我的信任,希望我为他的这本画集写序,我欣然应允。一方面程峰先生近些年所取得的风格独具的写生创作成果确实丰硕感人值得充分肯定,他完成出版的“水韵墨律”系列四川古镇写生画集至此已经是第九辑了。这十多年来,他以艺术创作的坚忍执着,投身到巴蜀山水、四川古镇,观风物,察民情,绘风景,悟道法,生动鲜活地捕捉大美四川的山乡之美、古镇之美。他是在给四川古镇立传,给大美四川立传,不简单,不容易。另一方面在程峰先生的许多同道之中,他是通过孜孜不倦的多年辛劳和奋进不舍的探索后,真正寻觅到自己的艺术道路和艺术天地的为数不多的艺术家中的一个。他是真正在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的艺术工作者。当程峰先生以自己执着的追求攀登在艰辛的美术创作道路上和取得与之相应的美术成就时,他都把我当作他的艺术实践和创作成果的可予信赖的一个评判者和鉴赏者。因此,我愿意在他的画集之前讲几句“读画感言”。

  这本画集内的作品不是在画室培养出来的花木,而是与自然亲近为友的成果。大自然是程峰先生的好友,他喜好写生,长期坚持在山水间村落中观察体验、采风写生,而且他有一双善于观察判断并明辨物情事理的眼睛,加之他有娴熟驾驭笔墨的功力和深厚的造型基础,你能从他的作品中悟到,“清雅”之美、“静谧”之美、“幽远”之美,他用写生作画来记录蜀山美景、古镇民居、人文乡情,就是非常典型的表现。我认为用作画来记录人文乡情是非常好的一种文化艺术方式,特别是对景写生,没有深入的观察,没有灵感便无从下笔,以拼凑画谱或范画当作艺术是难以实现的。以画来做游记,一笔一墨一木一石在自然中的意义,在画家眼中的价值与了解都清晰地表达在画面里。画不说话,与自然一样的静美,但画家的力量代表着自然而送出无限令人欣喜的真美,这或者就是我更爱看画的原因吧。我不会画画,我爱看画,爱看中国画,爱看中国山水画,从中国画中感悟到中国艺术的美学特质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到大自然中去体验、去写生是画家尤其是中青年画家必须长期坚持的课题。五代后梁的荆浩是注重写生的山水画家,他画松上万棵,又被称为万棵松。《溪山行旅图》是北宋范宽的传世杰作,画中四面山岳峻峭、草木丛生,确是典型的关中景色。没有长期对真山真水的体察与写生,恐怕难得如此坚实厚重又生机蓬勃的作品。石涛的山水对后世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灵动的笔墨、多变的构图令无数后来者折服,以至于搜尽奇峰打草稿成为山水画创作的指导思想。黄宾虹一生中多次登上黄山写生。李可染一丝不苟的铅笔写生稿,对树的刻画极尽精微,对水光山色的深入研究,奠定了他山水画特征的基础,同时李可染的山水写生也构建了一座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李可染70岁时还许下诺言,要“给祖国山河立传”。前辈画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艺术作品和他们的艺术实践成功范例,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启示:没有写生就没有创作,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重要的还是画家的艺术实践。生活的体验与写生,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山水画家的终生课题。我认为画家程峰先生就是这一课题的优秀践行者之一。

  洪雅山水是蜀地山水的一抹亮色,植被丰茂少见岩崖,很难用描绘中原和北方山水的表现技法呈现。洪雅山水端庄朴厚,生态自然,像窖藏多年的老酒,须得细品。这里的瓦屋山雄秀旖旎,柳江镇悠然闲适,苟王寨佛国逸情,玉屏山飞瀑流泉,七里坪清凉恬静,冷竹坪珙桐杜鹃。这里汉王湖潜修,祁山避世,止戈老街逸趣,槽渔滩睡佛道观。这里的一切山川人文都是蜀地胜景名迹,也是画家程峰先生笔下的美图画卷。

  当然画家的笔墨不仅画出了山山水水,更传达了画家的心声与艺术境界。在《水韵墨律洪雅县——程峰写生画集》中,你能看到程峰先生把洪雅山水的自然实情与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机融合而完成的一幅幅佳作。程峰先生笔下的洪雅,无论是古镇老街,还是名山胜迹,不管是笔饱墨酣,还是干笔渴墨,不管是明净阴淳,还是浑厚华滋,他总是能在点线的纵横交错、浓淡的对比、水墨的互渗融透中,于单纯的水墨里创造出天宽地阔的艺术境界。他用情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笔墨语言,不照搬传统,却又承接传统,走出一条能充分表达出自我情感和艺术境界的山水风格的艺术道路,进而把单纯造型功能升华到艺术品位与人格体现。我想这除犹可以陶冶群贤外,更应当是对笔墨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画家程峰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勇于探索的艺术信念,在创新的道路上传承着中国水墨画的精神。他的作品构建心源妙境,多为表现蜀地山水、古镇民居气象。他的笔墨丰富细密,画面温婉细腻,空灵清静,气韵生动。无论是林木村舍还是湖池寺观,总让人想到清代笪重光《画荃》中所言:“山之厚处即深处,水之静时即动时,林间阴影,无处营心,山外清光,何从着笔。”“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也就是说程峰先生的这些作品形成了情融于景,景融于情,情借景表意,景借情升华,情景交融成境,境生于象外,故而“皆成妙境”。

  程峰先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画家,他不趋时鹜新而淡泊于名利场中的交逐;他也没有许多画家所具有的那种“艺术家”的习惯。我高兴地从这本画集中的写生作品,从这些不断激起我的欣悦之情的作品中看到,这位已过不逾矩之年的画家,是如何在坚实的绘画基础上努力运用和发挥传统绘画手段,来开创自己独具风采的艺术世界;也可以看到,一位热爱艺术、刻意创新同时又对祖国山河、对巴蜀大地饱含挚爱深情的艺术家,当他把自己的全部真诚和才智倾注于他所要表现的现实生活时,可以使他切身感触过的笔底山川、溪流、峡谷、水乡、茂林、村落等焕发出如此富有生机、如此令人愉悦的光彩来。在当今的国画家当中,程峰先生在选择题材上应当说是比较广泛的,山村、流泉、古镇、茂林……所有的画材都使人产生这样的感觉,这些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既熟悉又令人耳目一新的画面中常常具有一种属于画家所独有的艺术魅力和精神世界,一份蕴涵在画面深处的作者对于所要表现的客观对象的真挚情感。

  从程峰先生“水韵墨律”系列第一辑,我就开始关注,这一系列“水韵墨律”写生画集,包括《水韵墨律洪雅县——程峰写生画集》中,我注意到他所有的写生佳作几乎都是在刻意追求一种神韵和意象的内在的美。可以看到画家所追求的,已经不是停留在笔墨功力、技巧层面上的追求,已经不只是一种富含传统民族特色的技法和笔触,而是饱含了一种如同我国古代画家所倡导的“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的深刻哲理。他描绘的山川疏林、村舍舟桥,这些在现实生活中看来都不太引人瞩目的平凡景物,却都能在他的看似单纯的笔墨渲染下,无不具有一种充溢着生命活力和朴素之美的艺术魄力,给人带来各具韵味和风骨的艺术感受。前人常说,“丹青难写是精神”,程峰先生这些画作的独特动人之处,恰恰在于画家能够以自己洞彻入微的眼光和画笔,描绘出了可以使人体察和感知得到的物象的精神与气质。而要做到这一点,仅仅满足于对笔墨个性或形象逼真的追求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有按照中国历代画家所热衷追求而又难于做到的“以形写神”的准则,才能突破传统的局限和樊篱,进而达到一种新的境界,才能真正体现出其“画可载道”的价值。在这方面,我以为,程峰先生进行了勇敢而可贵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极佳的成绩,特别是这些写生作品在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方面尤为突出。

  书画艺术工作者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浸润于山川人文,养怡于日月精华,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精神本质形诸点线、块面以及五彩斑斓的色彩之间,用艺术作品激发出人们奋然前行的精神力量。天府之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水供养,仁智兼备。峨眉雄秀,九寨清虚。瓦屋寒堆,二峨对峙。佛光普照,烟云缥缈。滋养万物,泽被心灵。真乃巴蜀多仙踪,山水最典型。四川是改革开放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书画艺术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山水结缘,书画同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水韵墨律洪雅县——程峰写生画集》即将出版故而写此以应画家所托,并祝画家程峰先生的艺术创作生命长青,佳作不断。


郑晓幸

2019年2月19日

(郑晓幸: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图片

宋·黄然《题涪翁亭》

清音妙绝东坡老,方响名高太史公。

水绕乌尤谈笑外,江连洪雅画图中。


图片

瓦屋寒杉迎虎气 60cm×163cm 2018年  


图片

泮池 44cm×59cm 2016年 


图片

古镇一线天 44cm×118cm 2016年  


图片

百花戏水 38cm×75cm 2018年  


图片

瓦屋山秋韵 60cm×137cm 2018年  


图片

枕山面江的曾家大院 45cm×64cm 2016年  


图片

烟雨柳江 45cm×64cm 2016年  


图片

祁山脚下的杨村河 45cm×129cm 2018年  


图片

山花烂漫的冷竹坪 50cm×149cm 2019年 


图片

茶马古道上的美景 45cm×92cm 2018年  


图片

光明寺 45cm×64cm 2018年


图片

祁山人家 45cm×64cm 2018年


图片

苟王寨 38cm×114cm 2018年  


图片

五斗观 45cm×64cm 2018年


图片

后 记


  记不起有多少次到洪雅写生了:带学生到洪雅写生,陪书画同道来此写生,为记写古镇专程到此写生,尤其是近几年更是频频到此,与这块富庶的土地亲近,亲近这里的山水村舍,亲近这里的人文历史,记写这里的民风乡情。

  洪雅是一个民风淳朴,景色秀美,文化厚重,宜居宜游的好地方。清江伴绕,茂林覆盖,水碧舟轻,湖光倒影。暑日秋风,花兰芷香。粮丰果富,文深史厚。生态自然的洪雅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雄秀的瓦屋山,清凉的七里坪,恬静的雅女湖,闲适的柳江镇,逸情的苟王寨,以及玉屏山、冷竹坪、汉王湖、祁山、止戈、槽渔滩……无数的章节、音符、笔触在峨眉、瓦屋两山之间书写出秀美的诗篇,谱写出醉人的乐曲,描绘出迷人的画卷。洪雅值得艺术家为它吟唱高歌、书画描绘。洪雅的人文美景甚至无需你去裁剪组织就自然成歌自然成画,就如宋末元初诗人戴表元诗中所吟唱的:“三间瓦屋数弓园,旋学桑麻又一年。村酒沾唇频得酒,山歌出口即成篇。”

  洪雅写生我收获颇丰。首先,在深入地了解认识洪雅的同时,也是在用心和无声的语言同大自然展开交流与对话,当心灵被大自然深情拨动后产生的音符,在纵情高歌中表达着画家对美的追求的同时,也书写着对大自然的崇敬以及对所表现物象的尊重。其次,写生是画家对客观事物反复认识和不断深化其认识的过程。正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非如此,造化方肯向画家示以真传。如此,画家的创作才会既随心顺手而又有新意。故更加坚信写生是画家终身不可间断的基本功。再次,写生也是画家的一种享受,因为“师造化”的过程就是写生的目的,艰苦写生的同时也是在分享写生的快乐。

  感谢在洪雅历次写生中尤其是在古镇课题采风期间给予我支持帮助和鼓励的朋友们以及洪雅县的各级领导们。你们的支持帮助和鼓励是《水韵墨律洪雅县——程峰写生画集》能得以顺利完成并出版的重要保证。祝愿洪雅的明天更加美好!虽然未曾身为洪雅人,仍愿诸君载酒时作洪雅游。

程 峰

2019年2月20日于四川省荷塘月色美术馆紫云斋


四川省名城古镇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会 © 2024 版权所有. | 蜀ICP备2024082869号-1 技术支持:天健世纪科技

官方微信公众号